在紫外或可见光辐照下能有效地产生高量子产率的酸的一类化合物的发现开辟了光引发阳离子聚合和缩合的新领域,特别是在涂料、粘合剂和油墨中的重要应用。这些化合物对热稳定,与单体不会发生热引发反应。
阳离子聚合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酸的使用,这种酸带有非常低亲核性、不能终止聚合反应进行的阴离子。因而,绝大多数阳离子引发剂都是基于有非亲核阴离子,如BF4-, PF6-, 或SbF6-等阴离子的盐。除了偶氮鎓盐外,现在使用的其余种类的阳离子引发剂都是在过去的20多年左右的时间被发展起来的。
Crivello等人发展了数种新型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近年来也有不少专利文献报道新的阳离子引发剂的合成。
1、鎓盐引发剂
二芳基碘鎓盐和三芳基硫鎓盐是这类阳离子引发剂的最重要的代表。
三芳基硫鎓盐
二芳基碘鎓盐
鎓盐的阳离子是它的光敏部分。无机阴离子在用于激活引发剂的波长没有吸收,因而在决定光引发剂的吸收特性中不起作用。只有对阳离子的改进才能影响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因而对最后的光化学过程产生影响。
增长反应的速度受到生成的Bronsted酸的类型的强烈影响。阳离子相同,但阴离子不同的鎓盐的反应活性的顺序一般是:
SbF6– > AsF6– > PF6– > BF4–
2、铁芳烃配合物
这类有机金属化合物也被发现是有效的阳离子光引发剂。铁配合物在相当宽的UV光谱范围内都有很强的吸收,在可见光的重要部分也有弱的吸收。铁芳烃配合物的光敏性很容易通过使用敏化剂而得到提高。
现在市场上可以得到的铁芳烃配合物如下所示:
这类阳离子引发剂有非常有意义的特性,但有两个缺点:有色和在环氧基体系中的低反应性。
3、新的非亲核阴离子
在近年在阳离子引发剂领域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是在1995年开发和引入市场的一种很高电负性的阴离子:四(五氟代苯基)硼酸根(tetrakis-(pentaflurophenyl)-borate)。由于它的弱配位特性,这种非常大的阴离子(比SbF6–大得多)可以使聚合反应的增长速度提高。
当它和二芳基碘鎓盐或三芳基硫鎓盐阳离子结合时,发现在有机介质中它的反应活性至少和六氟化锑阴离子同系物的反应活性在同一级别上,但在环氧(环脂肪基)硅烷介质中时明显的更有效。